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心动态

系列报道之二:“中心”设立登记十周年关键词之“便利化”

【信息发布时间:2025-06-23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中标贷申请

招标公告,区块链已存证

存证时间:
存证哈希值:
区块高度:

    2025年,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以下简称“国办63号文”)印发实施十周年,也是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设立登记十周年。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办63号文”文件精神,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求,我“中心”拟通过十周年系列报道,包括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关键词解读等宣传形式,回望“来时路”,梳理总结设立登记十年来的改革创新实践做法,助力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更加优质规范高效。


自2015年9月28日设立登记十年来,“中心”始终坚持“用户思维”,从各方交易主体的需求和需要出发,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交易活动既规范、更便利。

 

“一窗一网一号”服务  办事咨询更快捷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是践行“最多跑一次”“换位跑一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体现。“中心”根据交易大厅布局和工作流程,整合业务资源,对部分事项开启“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中心”通过有效整合各类交易事项信息内容,采用中心对外网站与交易业务平台合并等方式,积极探索推进了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个网站发布所有相关交易信息,申请注册交易相关业务。“中心”加强与“12345”对接合作,将业务咨询电话和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对外综合服务电话纳入到便民热线信息库,群众拨打“12345”即可知晓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热线信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咨询“一个号码对外”。

 

交易系统智能运行  线上交易更舒心

“中心”结合运行实际,积极升级交易服务系统,先后打造了交易“不见面”、专家“人脸识别”“云签名”、“统一用户登录”、电子档案“一键归档”“单套制”等创新应用场景。“中心”积极推广智能辅助评标,在经济标自动算分的基础上实现一键生成初步评审结果、技术标暗标自动清标和信用分智能打分、评标专家简单复核等辅助评审功能,运行项目较传统人工评审平均节省时间约30分钟。


 保函应用+保证金“免申即退”  投标成本更低廉

    贯彻落实投标保证金“减、免、替”相关政策,协同监管部门推行银行保函、保险保单多种担保形式和鼓励减免收取投标保证金,立足“市域一体、免费共享”的定位,搭建保函辅助验证平台推广投标保函(保险)应用,协助招标人对保函保单的真伪进行验证,提高保函及保单的真实性。推出工程投标保证金“免申即退”服务,对于在达到保证金退回期限后仍未主动申请退回的保证金,由业务系统主动发起保证金退回流程。“免申即退”举措推出以来,已服务298个项目,涉及金额4075万元。


“互联网+交易+金融”场景   企业融资更便利

为努力满足相关企业融资需求,“中心”早在2016年2月,即上线了“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在全省首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金融”三合一模式,经过近十年的运行,通过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整合企业数据信息汇集、丰富线上融资及政策咨询等服务功能,精准对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企业的融资需求,鼓励引导各进驻金融机构,不断推进“政采贷”“中标贷”“产权贷”等各类服务产品应用。平台目前已入驻金融机构34家,累计为相关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项目1426个。